日历

2025 - 2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 
«» 2025 - 2 «»

日志分类

存 档

日志文章


2009-08-04

百余字小稿五大败笔拷问写手职业素养

新闻稿不是推理稿 有文采未必有新闻
-=;q &j  
百余字小稿五大败笔拷问写手职业素养
xcj6 S,T6  
                                                  ——整理夏晓凌老师最新一期稿评所得 5;=3-a^<`  
LG9 !z]  
这段时间平台一些通讯员有关班组摄影的投稿表现出明显的问题, 从整体看,几乎所有的图片稿件的文字说明都缺少现场感,作者闭门造车的倾向太明显:不是活动综述,就是事迹介绍,还有一些是对企业、班组、岗位的概括说明、工作简介等,就是没有现场感。显然,许多人只拍图片不采访,回来后根据图片画面和自己的想当然来炮制说明。我们上次反复做的功课、反复提醒大家班组摄影是什么体裁、什么特点的新闻,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要素等全被抛之脑后了!如若不信,我就给大家举例说!!! cg vMrg:  
\#IYsW2t  
[font=times]【例稿】        [/font]劳务工的梦想舞台 .t*Ay/  
t %Q53=?`  
-mxJ<p 0  
729日对于河南煤业化工集团城郊煤矿安装一队劳务工李宗山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经过区队、矿井、公司的一路过关斩将,他终于以小组第一名的身份进入了总决赛,站在了能够实现自己梦想的舞台上,鲜花和掌声仿佛已经近在咫尺,他却只是轻轻挥舞着手中的工具,把多年的努力化作汗水在技术比武的现场尽情挥洒。×× l <*LV  
1cTIs}J F  
【问题分析】 p!=lg  
&LY;Gypm  
应该说,此稿图片质量不错,够选用标准!却因文字差而被淘汰。而上期大多数摄影稿件都跟此稿犯同一个毛病:图片不错却文字不成!!现在,就请大家分析,这个稿件文字上的问题出在何处??? "m9k8w  
[/size] C#b`3S#1z=  
[size=3]第一眼看上去,此篇文字段落结构、语句衔接颇为娴熟,看得出,作者是有一定文字功底和新闻写作技巧的人。可新闻性有时候是和写作技巧、文字功底是两码事。不认真采访、不描写现场、不做“意在笔先”的有用功、不下反复推敲的硬功、不想想文载何道的目的,想写好一篇文字便犹如登天,即便是百十多字的篇幅。
L.eW=4_h{P  
[q7fC/rC  
【败笔、劣痕】 J +sQY]~K  
]Q*E:YT#  
这里,我将帮大家一句句地做个分析,借此让大家对号入座地看看,想当然的新闻写作是个什么样!!! *_tttgK^  
X/A|tfZ  
1他终于以小组第一名的身份进入了总决赛——什么“总决赛”?又是做什么的什么小组??新闻要素不交代。好像作者觉得他自己明白就得了,读者无须明白!让读者坐直升飞机直入云端了。 (!<1N:uS  
}`A#Y)  
2站在了能够实现自己梦想的舞台上——自己的这个梦想是什么?如何形成的?不仅新闻要素严重缺失,而且还缺现场描述、缺背景交代,因为前面诸多新闻要素和新闻背景的严重缺失,后面主角所站的“舞台”自然就更不知道作者用来比喻什么了? 7w #fVj  
{^Uq#_&]  
3鲜花和掌声仿佛已经近在咫尺——看到这里我也不明白了:在突出现场感的新闻特写中,作者用这样的渲染和虚化想表达什么、想起到什么作用呢?[color=#000000]先看这句话明显的语病“仿佛已经近在咫尺”——不知道上学时语文课老师是否教过,[/color]“仿佛”、“已经”这两个形容词能同时用吗???听老师话的同学肯定说:显然,不能同时用!!! Zv{a$^*pk  
l30V^+  
仿佛:想像世界中的假如式,已经:现实中的发生式——要么是“仿佛近在咫尺”:这里多用于形容中的描写(比喻);要么是“已近在咫尺”:这里一般是描写(比喻)中的形容。 CGr/pUIR  
URMVt  
4他却只是轻轻挥舞着手中的工具——手中的工具是什么工具??还能“轻轻挥舞着”??难道此人以跳舞为主、手工工具是道具?到现在,惟一能够说清楚这个劳务工是做什么工作的、掌握的是什么技术、参加的是谁组织的、什么工种的大赛等要素的关键处,就这么被作者含糊过去了。可是读者能被含糊吗??到此为止,文中主角具体是做什么的、参加的是什么比赛、比赛是谁组织的、达到了什么水平、得到的是什么情况下的名次、取得了什么样的效果等,统统都在雾里看花!! *k%m3dNU"  
"UxYed^&  
5把多年的努力化作汗水在技术比武的现场尽情挥洒——多年的努力化作汗水???难道汗水是有价值的成果吗?“努力”是一种状态,“汗水”是可能伴随努力的一种物质,流汗也是一种状态。固然,努力有可能流汗,但是流汗却不等于成功,也不等于成就,大街上拉车的、农村田里种地的,都在流汗,甚至大汗淋漓,可他们那是成功吗?是成就吗?显然,这里把“汗水”当成成功或者成就的标志是没有道理的,这样的推理距新闻事实已经十万八千里了。 74 gfQBrv  
t h0 D6#  
可作者似乎在这条路上已经被上足了发条,急速滑翔不能止步了,只顾让自己的文字在想当然的王国里自由驰骋而全然忘记了自己是在写新闻了!!先是让主人翁“多年的努力”付诸东流、竹篮打水一场空——有文字为证:“化作汗水……尽情挥洒”,挥洒了还有吗??更何况,现实中的确是没有谁能把汗水留存!汗水只有附着在成功、成就上才能有价值啊!!作者这里让努力化作汗水尽情挥洒,是何意???看到这里,恐怕大家都跟作者一样,即便打的也找不回新闻的感觉了!! VFIK9Fw8q  
N~,wA>^o  
到此,所有读者依然和我一样,不知道实现了梦想的主人公到底参加的是谁组织的、什么工种的技术比武,他的梦想是什么,他实现梦想的阶梯又是什么。 *wJP\fm  
6Ds,#DE8  
此文虽然很短,却是句句含糊、句句有疵,可见这些文字一不是采访的结果,二不是思考的结果,三不是推敲的结果。而是作者闭门造车的结果,想当然地、[font=arial]不假思考地把人云亦云的习惯说法抓来就用的结果[/font] SUW@#faS  
~+~&LC  
好好的一个人物,不错的一张图片,就这样毁在了一堆不能说明问题的文字上,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搞文字人的悲哀。 !2h823K  
A12ho&I3  
下面,特列几篇小文供大家评论,同时做编辑、修改的练习: rF*L73!M'  
,> V/1j  
[color=#000000]【弊病:综述式的[/color]平安矿区守护者 wk<Lk'?n  
1y^YqW(mW?  
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突发事件发生时拉得出、顶得上、打得赢!这是民兵应急班每次军事训练前立下的铮铮誓言。训练多流汗,战时少流血。728日下午,安徽淮北矿业朱庄矿民兵应急班班长朱克林(左一)带领班组成员,冒着高温对军事器械进行保养维护。2003年以来,全部由退伍军人组成的民兵应急班14名成员,出色完成了上级交给的5次防洪抢险,11次矿井大型演出和群众广场活动安保等任务,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的诺言。(×× 摄) 2+{/9\p!y6  
fC+0Mx}}[  
弊病:概括说明式的】 天热地热学习热 Z+I=M'e6%  
@Gin$  
      高温酷暑,热浪袭人,然而,中铝山东分公司化学品氧化铝公司一厂四车间班组内的学习热潮却胜过窗外的阵阵热浪。 ifB:_@O  
   
随着车间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班组的转岗员工也逐步超过了半数,对生产工艺不熟悉且操作技能差异较大。员工技术技能滞后与市场对产品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的矛盾逐渐显露。针对这一情况,各班组组织班组技术骨干,分岗位和工序为转岗员工详细讲解工艺流程、设备性能和生产技术指标等相关知识,并设立班组学习专栏,将员工的学习体会、对生产的合理化建议以及的一技之长刊登在专栏上供班组员工浏览学习,既传播了知识,又鼓舞了士气,起到了典型引导的辐射作用。还适时开展班组技术比武和技能竞赛,进一步激发了员工学技术、提素质的热情,形成了学习、创新、和谐的良好氛围, &K+Htg*  
1.S B0  
(有背景没由头,连日期都没有,写新闻缺新闻要素,这是一大忌。) 4iF|6>~%  
z:k 0^"@  
弊病:含糊式的】“还是这个方法好!” ,q;:M_Y@@  
tk >C}*h  
“用我们自己创新设计的配电线路进行施工,不仅省时,还省下了不少材料呢,还是这个方法好!”日前正在改造空压机站配电柜的莱钢板带厂机修车间电工班青工王警超(中)高兴的向同伴们宣布着。电工班结合岗位实际开展广泛的小改小革和技术创新活动,今年以来实施技术创新项目11,累计创造经济效益18万余元。              _>v QGZ2  
vy BTvl  
[color=#000000](日前——是什么时候?)[/color] T3<jBz'J"  
]VP?B*=*]E  
弊病:简介式的】双料”班组 节支先锋 )o>:b6/DI  
729日,安徽淮北矿业集团桃园煤矿基建区维修班的职工们相互鼓励着。该班组3名成员既是退伍军人又是共产党员,担负着全矿风镐、风泵等大小10余种风动工具的维修任务,每月维修量在400件以上,仅今年以来,已为矿上节约资金50多万元。瞧!八一将至,他们决心继续发扬党员和军人的优秀品质,战暑季高温,提维修质量,为企业节支降耗再作新贡献 [5x-oe  
co9(kdN  
(为何不肯把三人的名字写出来?) 19tNZo  
W#x[!hE  
弊病:说明式的】[font=times] [/font]创新维修方法提效率[font=times] A(v3hu  
70 -j\d  
   
[/font]淮北矿业许疃煤矿作为皖北最大矿井,今年7月份以来,井下地质条件差、矸石量大,每天运输达到600多车,弯曲变形、车轮磨损间隙大的矿车增多。该矿运输区车轮队9名职工在工作中摸索出一套快速修理法,通过自制加工的车轮拆装机,快速解决了车轮、轴承的拆卸和安装,减轻了职工劳动强度,提高维修效率,降低了矿车维修及使用成本,每年为企业节约30多万元。
`i_=_S*  
pW[*.0RF  
(写新闻不是写总结,今年未过,就出来对若干年的汇总?) o,Mj P0yq  
iDKi<}y  
弊病:强调式的】 必不可少的教育课程 wvSb  
mkQ(q;\ s  
7月29日上午,河南油田采油一厂江河油矿组织部分基层骨干前往位于桐柏县的原中共中央中原局旧址叶家大院和驻军某装甲部队,接受为期半天的红色教育、廉洁教育和国防教育。能够和坦克近距离的接触,感觉真好,李绍利一边听着解放军指战员讲解、一边不由自主地发出感慨。用革命先辈的光辉事迹来感染和教育职工,让职工接受国防教育这一做法,是江河油矿强化职工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每年的建党节、建军节前夕都会举办类似的活动。


类别: 无分类 |  评论(25) |  浏览(11890) |  收藏
一共有 25 条评论
回味 2009-08-04 09:12 Says:
学习
cm_dz_xhz_yt 2009-08-04 09:04 Says:
以此为镜,好好学习才是真!
青青子衿 2009-08-04 08:53 Says:
再一次回到课堂,
这一次改变态度。
学习真不是浏览,
学习的确得反复。
«12 3 » Pages: ( 3/3 total )